据财联社报道,香港工联会,将提议允许港府在大湾区购买商品房作为公共房屋。
若提议通过,对于大湾区内靠近香港的板块,会是一个重磅利好。
另一方面,随着2月6日港澳与内地通行全面恢复,自助签注火爆,楼市也出现了久违的港澳客。
这对广州南站、惠州南站、南沙庆盛、南沙湾、万顷沙、中山马鞍岛等来往香港比较便利、房价又比较亲民的板块来说,有望去一波库存。
南沙,近日港客比例上增,就吃了一波红利。
若提议通过,对香港市民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毕竟香港房价太贵了,很多人买不起商品房,只能申请公屋,但公屋的供应有限,等候时间较长。
有数据显示,2021年香港公屋轮候时间上升*5.9年,市民排公屋等八年十年也不是新鲜事。
如果港府到广东来购买公共房屋,这将显著增加公屋的供应量,香港市民申请公屋的等候时间也将大幅缩短。
另一方面,这对粤港融合、大湾区建设来说,对增进香港市民对大湾区的认同感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利好。
随着2023年香港全面通关重启,开闸的不仅仅是口岸,还有大湾区楼市。
大湾区多地南沙、珠海、中山等,都陆续传出香港客户组团看房、甚*豪横出手的消息。
政策也鼓励香港人到内地置业,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2019年11月,“惠港16条”的普惠措施,其中一条是关于港人在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购房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政策。这项政策实施后,豁免了港人在当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购买社保这些条件的限制。
这意味着,港人只要在大陆境内无房,就拥有了一张大湾区的“房票”,可以跟当地居民一样购买一套自住的住宅。
伴随着政策利好,楼市回暖,购房者的信心也回来了。相信接下来南沙楼市的形势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