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房改”什么时候实施,是全国实施吗?
提到,“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而根据七普结果,满足这个条件的城市,全国有35个: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南宁、石家庄、厦门、太原、苏州、贵阳、合肥、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常州
一旦执行新一轮房改,广州的楼市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
首先,商品住宅会逐步*化,无论设计理念或品质,都会越来越聚焦城市上层人群的需求。
其次,城市内部的价值,会发生非常猛烈的洗牌。高消费力人群聚集的区域或板块,对于商品住宅的需求更高,受市场行为推涨片区房价的可能性就更大。不过相信那时,部分区域的高房价,已经跟大多数人没有关系。
第三,从广州近两年保障性住房的选址来看,大多位于番禺、白云等次中心区。随着后续保障性住房的占比提升,只有郊区能够满足这么大规模的用地需求。如此一来,中心区和郊区的商品房价值,也会进一步拉大。
当然,我知道更多人会考虑一个问题:
随着“新一轮房改”执行,人人有房住,那我现在是不是不该买房?我手上的房子是不是应该卖掉?
说句实话,现在这个方案还处于起步状态。新加坡从确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到大部分人住上组屋,用了整整33年。

现在有明确住房需求且资金能覆盖的,该买咱还是得买。就算是在新加坡,大部分中产阶层在攒够了钱之后,还是会选择买私人公寓,毕竟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居住体验。
不过,未来判断房子价值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一是中心区的老破小,价值会断崖式下跌。
现在中心区老破小的主要“接盘侠”,是刚需买家。未来保障房的出现,为刚需家庭提供居所,中心区老破小就成为了富人看不上,普通人不会买的“鸡肋”产品。

二是大部分学区房会失去价值,特别是老破小的“学区壳”。
保障性住房的推行,也会推动教育平权。你住的保障房带的是什么学校,孩子就读什么学校,没有太多选择余地。
三是新房中的中低端产品、小户型产品,因为其承担功能跟保障房重合,所以会承受比较大的冲击。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
如今国内的楼市,已经指向了双轨制的新局面。
商品房就像奢侈品,可以贵得相当无厘头,总有追求品质的人会为其买单。
保障房就像环保袋,便宜好用,经久耐用,人人用得起。
让保障的归保障,让市场的归市场。我希望终有一天,房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奋斗一生的梦想,而是像车子、电器一样:
我买它,只是因为我需要,再无关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