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琶洲南TOD二期拿证了!
听说即将推出2栋,年底还有望推出14-16栋。
豁!这下大户型、小户型都凑齐了,琶洲南TOD的“补仓”,无疑是令人兴奋的。
毕竟,琶洲南TOD出道即*,一期*开一周*。
冷静了几个月,二期一传又涌现了超500组买家,验资500万就为了看PPT。
今年,广州在售的*奢宅百花争艳,为什么只有琶洲南TOD能屡屡吸引关注?
“用户共创”生活方式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未来30年场景
如果一定要给这个“顶流”贴上标签,*绕不过这个创新概念:CBD+TOD
琶洲CBD*的TOD综合体
琶洲南TOD一面市就成“顶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踏准了时机。
眼下的琶洲,风华正茂。
无论经济规模、企业量级、发展速度还是未来价值,琶洲都在书写广州的新历史。
短短几年,琶洲已吸引了阿里巴巴、国美、复星等30多家科技巨头企业,成为数字科技产业聚集地,密集程度堪比北京中关村。
如日中天的琶洲,规划了港澳码头+4隧道(来源:广州海珠发布),将形成广州联系大湾区的产业集核,与大学城、金融城等产业区连轴发展。
沿江的总部写字楼蓄势待发,大CBD格局徐徐铺开。
可惜的是,琶洲的一手住宅已经连续6年零供应,更别说有住宅供应的*综合体(来源:中指院)。
琶洲南TOD的亮相,一举改变了CBD无超*综合体的局面,成为CBD+TOD全国范本。
其次,琶洲南TOD的走红不仅是恰逢“天时”,更是越秀地产的一次“厚积薄发”。
在过往的十年中,越秀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产品经验。这一次,终于在琶洲南TOD华丽绽放。
从设计蓝图的阶段,琶洲南TOD就在思考:什么样的房子是*买家热爱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启了一次“用户共创”计划。
琶洲南TOD找到了36位用户,组成*特别的“共创”设计师。
他们都各有“来头”,有的是有西化审美的狠拼二代、有的是太太圈中的掌舵人、有的是返璞归真的富贵闲人...
琶洲南TOD针对他们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本真需求,一遍一遍地调整、迭代。
比如,琶洲南获取到太太们的需求后,在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家政间,优化了整个空间动线。*终,形成了符合城市精英的生活习惯、家庭形态的精准方案。
CBD中的“奢侈品”公园
在这套集合了巧思的“共创”方案中,琶洲南TOD要呈现给买家怎么样的生活?
答案是:它突破了CBD紧凑、密集的生活环境,开创性地打造一个*未来30年的国际滨水住区。
对CBD里居住的*人士而言,自然和宁静不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成为一种必需品。
这也是为什么像珠江公园旁的颐德公馆、凯旋新世界...这些豪宅能售价达20-30万/㎡,位居广州豪宅*档,皆因“窗前那一抹浓荫”。
琶洲南TOD的业主,则直接住在成片的公园里。
为了保留生态绿植,越秀邀请了全球**的景观设计公司——美国SWA亲自设计,对珠江、CBD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赋予足够用心。
除此之外,项目还对标美国曼哈顿的高线公园,复刻出高线公园式的开放式园林商业街。
高线公园整体抬高约9米,与繁忙的公共区域存在高低差,将业主的邻里空间和底下的街区商业区隔开,形成一道具有圈层感的屏障。
当业主走出家门,可在高线公园品一杯咖啡,享受一段悠闲时光;也可在滨河公园漫步,享受和海珠湿地公园同样的生态...
那我们说回*,大家比较关注的二期的货源情况,TOD选房指南也给大家安排上。
东区11栋,12、13栋的126,143,225方
这三栋楼位处盖板上,所以层高只有19层,相对低密,总货量不到200套。需要划*的是,琶洲南TOD面积*小、总价*低的126平单位会亮相,不用想,到时肯定是要抢的

西区3、4栋的275,310方
两梯两户设计,41层高,货量共计76套,高层可以看双江(黄埔涌、珠江)

其中,142平这个面积段有01、02两种设计:
1号户型,进门为书房, 厨房为U型厨房,带岛台设计,餐厅连接飘窗,客厅直面阳台,呈现L型观景面,主套带有独立卫浴空间以及衣帽间。
和一期约142平01户型相比,这个户型缩减了阳台、玄关、过道、客卫的面积,调整了书房与客卫的布局。


2号户型,进门为小型玄关,然后是三分离卫浴空间,U型厨房配置了岛台,可以打造餐厨一体化空间,这个户型飘窗位很多,使用率高,也做到动静分离。
二期与一期里推出的约142平02户型相比,玄关空间会多一些,阳台会阔绰一些,两者的厨房和餐厅位置不同,客卧的分布也不一样。二期的动静分区明显一点,它将其中一个灵动空间划分到玄关旁,如果作为客房,可以保证主人的私密性。

这个户型*大的亮点就是做了动线的区分,厨房餐厅形成单独洄游动线,客厅形成单独的生活动线,双阳台的设计实现南北对流。不过客卫面积偏小,而且还是暗卫,预计未来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
据说*新的126平单位是三房。但我用上了全身解数也没拿到*新户型图,各位可参考早期版本:

如果比较喜欢看*景观的话,可以先留意15-16栋,如果喜欢小高层的话可以密切留意14栋。
考虑琶洲南TOD小户型供应不多,推完这一批就基本到尾声了,我预计中高层的户型应该会很抢手,建议还是备好钱吧。
*于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期选房时的价格区间。
当时琶洲南TOD200平以上的户型,单价已经到了12-14万/平,当时的去化表现还不错,2栋是*产品,朝向不错,楼距、视野都比较宽敞,我预估价格可能有涨幅。
鉴于近期出台了备案价可以上浮的政策,我预计小户型的单价将会有一定的提升,不排除这次的小户型价格会超过11万/平。
不知道你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