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根据市场需求来优化商业办公用地和住宅用地的规模、布局和结构,并完善相应的供应调节机制。这一通知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并具体提出了以下措施: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并集中力量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直至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36个月以下。这一措施是为了避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房地产库存积压。
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36个月之间的城市:应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内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来动态确定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这意味着供应将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助于维持市场的供需平衡。

此外,通知还强调了以下几点:
继续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各地要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供地计划中优先安排、应保尽保。这将有助于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严格执行住宅用地收回的有关要求:各地要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掌握超期未动工两年以上住宅用地底数,持续动态更新,并拟订分类型、分步骤的处置方案组织实施。这将有助于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总的来说,这一通知旨在通过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等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落实对应去化周期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等举措,来遏制部分城市住宅用地供应不合理增长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