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书记白涛、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思东介绍了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郭树清谈到了近期市场和公众颇为关心的第三支柱发展、房地产、省联社改革、俄乌冲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此外,胡晓炼还详细阐释了政策性银行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下是发布会要点: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新市民”相关文件即将出台针对记者提出的“金融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问题,郭树清指出,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疫情还不稳定,加之一些其他方面环境的变化,经济需求表现出不是太强,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增长都比较缓慢。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这不是说简单地采取“大水漫灌”的办法,扩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度,财政也会发挥作用,增加结构性调整的具体措施。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具体来说,*先是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当前处于困难状态的中小微企业。二是支持乡村振兴。我们在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之后,农村地区现代化推进的任务还很艰巨。乡村振兴涉及领域很多,从交通道路、能源、供水供电,一直到学校医院方方面面,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都需要进一步发展、提高水平,农民的住房环境也还有改善的余地。总之,乡村振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三是*近我们马上要出台一个文件。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征求了十几个部门的意见,做好对“新市民”的服务工作。所谓“新市民”,就是在城镇已经居住的,但是还没有户口的;或者是刚刚拿到户口不足两年、三年的。这个人口数量大概有3亿多,他们都面临着安居乐业、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这些需求,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由于这些人离开农村,没有确定的工作岗位,有的是个体工商户,有的是农民工。市场机构有统计,农民工平均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岗位上工作大概也就半年时间,他们到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会要求出示单位的收入证明,显然对他们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此外还有孩子就学的问题。所以我们想专门出台一个文件,向银行保险机构提出建议,对这些“新市民”给予服务,其实这也是广义的“三农”服务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各个方面,前面讲到的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这些都是我们的薄弱环节,都是需要我们金融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的。当然,我们总体上遵循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谈第三支柱:积极稳步推进,但也不能太着急 3月1日开始,我国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在原有6家试点保险公司基础上,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参加试点。此前,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迎来扩围,从此前的“四地四机构”扩大到“十地十机构”。郭树清在发布会上透露,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业务也正在抓紧筹备。郭树清指出,在养老保险方面,商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健康保险方面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相比欧美国家,保险和银行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虽然我们的银行业资产总量是全球*,已经超过了欧洲、美国,保险体量也占全球第二位。但是保险的深度和密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他指出,养老保险三支柱中,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相比,第三支柱发展*滞后,迫切需要加快速度。“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正在积极稳步推进,但是也不能太着急,因为我们同时还要防范风险。”他说,这个前提下,我们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确定的方针“小步慢跑、总体渐进”,逐步来发展壮大。据《中国证券报》公开报道,个人养老金制度相关细则有望近日发布。相关机构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已经准备好相应的系统,并已完成多轮测试,测试环境一直可用。谈房地产:不希望价格调整太剧烈,要平稳转换去年下半年,多家房企债务违约风险相继暴露,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近期,各地相继放松对楼市的一些限制措施,尤其是郑州昨日发布通知放松*套房认定资格。经历了去年的下跌后,市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房价是否会再次剧烈调整?郭树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房价下降,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但是住房还是需要的,特别是租赁住房,装修也还是需要的,做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很有意义。他还回顾了自己20多年前的买房经历,“我当时在建设银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但从申请到发放都用了半年时间。我当时还是外汇局局长,申请就费那么大劲儿,老百姓就更难了。”郭树清说,后来他们房地产金融服务改进得非常快,现在房贷发的很多,在大型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我们反复提醒他们要注意风险,因为很多人买房贷款是为了投资、投机,将来万一房价下跌,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危机。”郭树清表示,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些调整,需求方面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田国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理财角度看,买房能*的时代过快了。他还指出,房地产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资产买卖,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化,依靠租赁的时代肯定很快就会到来。他认为,未来租房会成为更多新市民的选择和常态。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来源:广州房产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