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埔之争,轰轰烈烈。各种数据、各种评论满天飞。
今年国庆期间,番禺比黄埔热是事实,但大家千万不要被带偏了,当下的市场,分化是常态,往往不同板块之间“同区不同命”。
小编认为,番埔之争本质是万博与老黄埔、科学城之争。
毕竟,TA们才是倾区之力发展的重心,是扛起流量大旗的重将。
TA们之间的较量,究其根本,是“中心”与“中心”的较量。
万博PK老黄埔、科学城,赢在哪儿?
第一,真正的中心是要看第三产业的发展的。买房买中心,这是大家都共知的金科玉律。但中心和中心,是不一样的。
小编认为,真正的中心其实看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最直观的判断,就是写字楼的多寡。
就拿大家都共识的“宇宙中心”珠江新城来说,根据百度百科显示,珠江新城内有甲级写字楼118栋,营业收入超10亿元、税收超1亿元的写字楼有48栋,税收超10亿元的楼写字楼有15栋。
我们来看老黄埔、科学城和万博。老黄埔,背靠大热的[第二CBD临港经济区],但“规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工业基因烙印在老黄埔的发展里:双沙工业区、黄埔发电厂、广州石化厂、黄埔港……
老黄埔的风光留在这些工业历史里,而在能跟上时代潮流的第三产业发展,老黄埔掉队了。虽说遍地是旧改,但旧改紧急刹车,至今老黄埔的城市界面还是没落港区的观感,没有光鲜亮丽的都市感。
而科学城,小伙伴也许会说,这是城市新贵了吧,道路宽敞、界面新净,500强总部落址的新宠,写字楼林立。
但是科学城的发展也有不足:工业区先行,居住区和商业配套“见缝插针”式后补,意味着“工住混居、商业零散”。
再看万博,深谙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商服先行,不讲规划就拿实景傲娇。
据番禺区政府官网介绍,“万博商务区拥有11栋150米以上的高楼,其中6栋200米以上,入驻企业主体超2万家”,包含欢聚时代、携程(华南总部)、海大集团、长隆集团、Shein(希音)、广汽研究院、虎牙直播等巨头。
广州22家独角兽企业里,番禺入席4家总估值5674亿占全市的68%,TOP1的希音估值4500亿、TOP2的广汽埃安估值1000亿,一骑绝尘。
消费娱乐也是层出不穷,商业生态更年轻时尚:近有长隆文旅、四海城、天河城,未来有华润万象系、新世界K11……
第二,真正的中心还要看与城市GDP高地的交通连接。
看交通,并不是单一看路线多少条,更要看与中心的关联度。
7号线、地表最强18号线、南大干线、南沙港快速等道路的开通,让万博的交通能量再跃升一个等级。
同样以珠江新城为目的地:
(1)开车的话,在下班高峰期,老黄埔、科学城,而万博。
(2)坐地铁的话,万博到珠江新城不换乘仅需4站,老黄埔需要9站、科学城需要10站还要换乘。不要小看几站的差距和换乘的影响,往往全勤奖就差在这几站之间。
第三,番埔之争,还要看供货周期的错位。
黄埔这几年的土地供应多在外围,老黄埔和科学城大多是“老盘新推”,像城光这样现象级的红盘都进入清盘阶段,旧瓶装新酒客户的新鲜感也下降了。
而番禺这两年的土拍深受瞩目,2013年1-9月10块摇号地块中,番禺占了6席;尤其围绕万博新盘靓盘频出,像华润万博悦府这样天生自成焦点的项目更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新盘的排面直接拉满。
以上这些,只是对近期大热的番埔之争的看法,并非是指导大家买房的单一标准。
毕竟买房,不能一概而论,始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如果是天河往东、5号线/21号线沿线工作的小伙伴,那买老黄埔/科学城,妥妥的。
如果是天河、海珠这边活动轨迹偏多的小伙伴,那万博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而不同总价段,我们能在这些板块选到啥?
万博、老黄埔、科学城,不同总价能买啥?
这三个板块,买房还是能丰俭由人,不同价格段能淘到不少好货。

300-400万的上车客户,不妨看看黄埔新城,尽管生活成熟度尚需等待,但未来能一步到位实现大城生活,有商业、有教育、有文旅休闲;
400-500万的买家,可以看看泛万博板块的保利悦公馆,周边生活成熟,去万博也方便;喜欢老黄埔烟火气的推荐去看中鼎珺合府,就在老黄埔中心,有地铁、有商业;
500-800万,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大:万博可以选择近期大热的华润悦府,万博近在咫尺,未来还有万象系mall;喜欢滨江生活的可以去看泛万博板块的珠江铂世湾,一面滨江一面华附;老黄埔可以去城市之光,不少好货离地铁更近;科学城可以看看大壮名城,三地铁环绕、有万达、有华附;
800万以上的“大佬们”,番禺这边推荐去看看越秀瑞麓府,*的板式建筑,低密度高绿化,下楼就有番中;科学城这边推荐星河湾萝峰,豪宅专家出品、15年一站式名校教育、回归国风的中式园林。
最后,买番禺还是买黄埔,并无定论、只看适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