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即日起实施16条措施,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满足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具体如下:
一、改善供给,提供多样化优质住宅
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通过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确保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和健康发展。
保交房工作:加强在建已售未交付商品住房项目的监管和处置,保障购房人权益,防范化解楼盘风险。
去库存:通过组织地方国有企业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以及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主体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职工租住,来推动商品住房去库存。
完善配套设施:根据楼盘外部配套需求,完善商业、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差异化细分市场:合理确定入市地块产品类型,赋予开发企业更多自主权,提供更为多元的服务。
加大房票推广力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房票房源库,提高房票使用效率,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流通。
推广改善型住宅:优化建筑设计品质,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住宅品质。
制定品质住宅物业服务指引:支持物业企业向多元化服务领域拓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二、优化服务,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白名单”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支持车位与住宅同步销售:合理设置新出让住宅用地车位规划配比,促进车位销售。
自主选择桩基础分段施工:优化施工许可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三、降低成本,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不再审核购房资格:降低购房门槛,促进市场活跃度。
实施换购住房个税退税优惠和契税补贴:减轻购房者经济负担,鼓励购房需求。
调整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及利率:降低购房门槛和贷款成本,支持居民购房。
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提高贷款额度: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支持公积金贷款购房。
建设城市“房产超市”:搭建平台鼓励房企开展住房团购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购房需求。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将有利于苏州市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也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通过改善供给、优化服务和降低成本等措施,苏州市政府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稳定和繁荣的房地产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