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些周成交比较出圈的楼盘,究竟有怎样的特征呢?
一方面,市中心“新货”、“靓货”周成交表现更猛,强板块优势更明显。
天河、黄埔、荔湾、白云等区,有多个楼盘能2周以上保持周成交破10套,表现要优于郊区。
这些热盘也基本是在重点板块,有如天河北、老黄埔、科学城、白鹅潭等,有规划利好、成熟配套等优势。
市中心全新盘,如华润置地白鹅潭悦府、武汉城建保利花语和岸等也抓准时机开盘,去化理想。

事实上,今年10月的成交热度也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其成交量占比高达56%。
另一方面,开发商主攻各种促销策略,“地段优+价格实惠”项目表现更出彩。
放到整个广州来看,10月广州稳价销售的项目占比约86%,环比9月下降,让价项目增6%。
双节结束之后,积蓄的购买力被消化,新客入市态度偏保守,开发商不得不采用多种策略促销。
这些热盘,基本采取“渠道、全民营销”促销、加大让利幅度、推出“一口价”房源、低价开盘等策略。
发现,成交不错的楼盘中,有一些是明显让利促销,效果立杆见影,确实吸引了不少买家。
比如,白鹅潭的武汉城建保利花语和岸,首开时与房源低至4.55万/平,成交近5成。
老黄埔的越秀滨江星航TOD即将清盘,也甩出大招,推出10套工抵房一口价单位,单价低至3.6万/平,卷得让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该盘之前卖出过最高价格4.6-4.8万/平。

掌握以上这些特征,便能很快地找到能跑赢市场周期的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市场行情,需要理性看待,对买家而言,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一来,这是房地产回归市场化的正常表现。
受新政刺激+开发商促销影响,双节期间会出现成交高峰值,节后出现热度回落,这也是常见的市场变化。
毕竟,双节期间已集中性消化了大部分购买力,节后大家返工,看房意愿也会有所下滑。
二来,一二手房互卷,二手房对新房造成一定的挤压和分流。
新政后二手后挂牌量猛增,双节时就接近14万套爆仓,不少热门板块业主甚至不惜降价甩卖。
如科学城网红盘挂出2.8万/平,梦回5年前;广钢4字头越来越多;金融城二手也在降价……
如此一来,买家选择会更多,对新房会造成一定分流,素质一般的新盘受到冲击会更大。
去掉10月份成交火爆的滤镜,细化到单盘来看,周成交能达到2位数的,也确实挺难得了。
总的来说,10月楼市的复苏,是在市场调整之下,更精准地去迎合买家需求。
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独特优势、综合素质高的楼盘,表现往往也更容易出圈。
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