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不少街坊发现
家门口的黄埔古村
悄悄换上“新装”
再增一条靓丽风景线


如今的黄埔古村,不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活博物馆,通过活化利用也成为新晋的旅游胜地、网红打卡地,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近,黄埔古村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线路建成投入使用,让美丽古村再增新亮点。

新增垃圾分类特色路线
保护黄埔古村居民环境
此前,位于海珠琶洲街的黄埔村面临生活垃圾投放点“选址难”的困境。黄埔村是开放式的美丽古村,辖内现居住约3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多。在推进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为*大限度地保障黄埔古村环境,琶洲街提出了建设黄埔古村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线路。
黄埔古村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线路*区域
地处杨青社区、黄埔南社区
◆ 以黄埔古村原图书馆为起点
◆ 途经古村*舞台、小广场、黄埔公园等特色旅游线路
◆ *榕树巷13号黄埔公园侧门
◆ 邻接石基村黄埔古港垃圾分类示范线路止
造型美观设施完备
引导市民垃圾分类
黄埔古村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线路*区域通过设置沿线垃圾分类宣传语,设置生活空间站,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设置造型美观、创意新颖实用的生活垃圾投放亭,将垃圾分类理念带到更多人身边,唤起广大居民热情参与垃圾分类。
接下来
就让G仔带你走走这条路线
感受黄埔古村绿色新风貌吧


点位1: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杨青社区)
位于黄埔村原图书馆,集公厕+投放点+环卫收集房融为一体,设计风格古色古香、温馨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惊艳到了不少街坊和游客,细细观赏,为居民群众投放垃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线路上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创意垃圾分类宣传标识标牌,强化宣传引导效果,基本上实现了在黄埔古村旅游线路全覆盖,呼吁居民从我做起,做好源头减量,提升分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家园,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点位3: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黄埔社区吉辰大街)
位于胡氏宗祠池塘边吉辰大街,水面碧波荡漾,池塘边打造了全新的“古村新貌,分类先行”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集宣传科普角+投放点+环卫收集房为一体
设计以传统岭南特色为主,造型古朴大气
成为黄埔古村一道亮丽风景

该投放点还装置了多媒体视频设施,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方便居民观看学习,引得居民们纷纷点赞。



点位4:设置生活空间站,打造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精心设置的生活空间站位于黄埔公园内,里面摆设了由街道通过回收废旧材料制作的DIY小摆件,以模型展示和张贴海报等形式,充分向入内参观的居民群众宣传了科学环保的理念。
同时,还打造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黄埔古村市民休闲公园,别具一格的垃圾分类科普长廊、温馨提示,在潜移默化中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琶洲。




点位5: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黄埔公园侧门)
位于榕树巷13号,新建成的集投放点+环卫收集房于一体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是按居民实际需求,结合周边内街巷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集思广益,确定点位建设的。
投放点设计以功能方便实用为主,注重色调与周边相协调,建成后切实为周边居民解决了投放生活垃圾较远的实际困难,得到了居民们的好评。


垃圾分类工作
离不开街坊们的自觉与支持
人人都尽一份力
家园环境才会更美好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