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透露,广州将在番禺、增城、南沙、从化、黄埔等地规划建设5个通用机场。同时,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及实验线建设。

南沙区在交通规划上确实存在与城市定位不匹配的问题,因此《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强化南沙湾区的交通中心功能,并提升南沙与周边地区以及城市内部的交通联系。
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
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规划》致力于构建南沙中心区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重点平台和重大交通枢纽的半小时交通圈,这有助于提升南沙的区位优势和吸引力,助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加强与香港的直接交通联系:
积极争取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站,这将直接加强南沙与香港的交通联系,促进两地的人员和货物往来。
完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
研究将中南虎城际及肇顺南城际提升为高铁,同时推进城市轨道22号线东延,强化南沙与珠江东西两岸的快速连通。
打通南沙辐射东西两岸的高速通道
构建“四横四纵”高快速骨架路网,加快连通南沙的跨江通道建设,谋划穗深通道,这将极大地提升南沙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加强南沙与市域各组团快速联系
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地铁22号线、4号线复线规划建设,并研究京广高铁广州南至南沙延伸线工程,与广珠(澳)高铁、地铁18号线等形成多通道轨道布局。
贯通南沙与中心城区高快速路走廊,开展西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前期研究,扩容联系通道,顺畅两端衔接。
完善南沙内部交通网
打造“一环七射两联络”区内城市轨道网络,包括15号线轨道环线、7条射线(轨道交通4号线、4号线复线、18号线、22号线、31号线、32号线、38号线)和2条联络线(轨道26号线、33号线),以强化南沙中心城区向各片区及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大大提升南沙的交通发展水平,使其更好地匹配其作为大湾区重要交通中心的定位,同时也将促进南沙与周边地区以及城市内部的联系和互动,推动南沙的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