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海珠区在售的一手项目有约14个,作为豪宅集中的区域,这里今年有不少项目入市,不少置业门槛达到8万+/㎡。
城建总,就是越秀地产的前身。
接下来,越秀地产为海珠区量身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知名的项目,海珠西的翠城花园,到后航道的越秀·天荟江湾、越秀·星汇海珠湾、再到海珠东的琶洲南TOD、新港东项目……

越秀地产部分现有住宅、新盘、地块一览
可以说,越秀地产见证着海珠区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全面崛起。
今年,正好是越秀地产成立的40周年。
为了这场海珠盛世,它花了40年。
*先,海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
刚才说过,多年前广州的发展*以荔湾以及越秀区为主,彼时广州东进还没成型,天河并不是*要考虑的区域。
然而,海珠西和荔湾区以及越秀区只有一江之隔,人们通过海珠桥、人民桥可以自由来往。
因此,广州想要拓展城市脉络,海珠就是不二之选。

难能可贵的是,城市的烟火气在海珠得以保留。
海珠西部连接老越秀、老荔湾,一方面它去往*三区非常便捷,另一方面它拥有成熟的商业、学校配套和生活氛围。
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不少二手大盘依然能打动一批又一批的购房者,且价格依旧坚挺。

难得的是,越秀地产从一开始就认可海珠的潜力,坚信海珠的未来,并持之以恒地投入在海珠的建设之中。
我认为,这份笃定、坚信和投入比起什么都重要。
在琶洲,越秀地产占据着*中的*资源,但它打造每一个新项目都在突破片区的设计天花板,将顶奢大平层的浓度推高。
琶洲南TOD
譬如琶洲南TOD,未来将会突破约315平的面积段,推出约325平五房两厅三卫的超大平层。
向北可望琶洲以及双江并行景观,向南可望高线公园,户型延续此前三阳台、巨型衣帽间、主卧弧形玻璃设计,尺度也再次跃升,空间感再上一层。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后一栋含300平大户型的楼栋,琶洲南TOD超大户型的去化速度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后的超大户型总价不会低,预计达5000万以上。

让我惊喜的是,琶洲南TOD还有头排江景公寓产品。
与我们熟知的高层江景公寓不同,琶洲南TOD公寓受到临江的退距影响,楼高只有7层,是妥妥的低密业态。
它注重自然的交互,楼栋中间藏着一个中空花园,即使是公寓大平层也带露台,部分顶复还带有花园,明明是公寓却有墅式的体验,难怪我听说买了住宅的用户说还想入手一套做私人会所。

新港东项目
新港东项目则拉满了豪宅的纯度。
项目只有南塔和北塔,都是200平以上的大平层产品。
根据*新透露的户型图来看,新港东项目做了一系列的迭代,譬如建面约267平户型设计独立保姆房,细分了主人和保姆动线,更加人性化。
目前琶洲经济开发区严禁商业房地产开发(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新港东项目的*性无需多言。

越秀·天荟江湾
将视线转到后航道,能看见越秀地产的产品对江景霸道的占有。
以越秀·天荟江湾为例,它不仅是目前后航道*大型滨江商业体(约55万平),且位于新*与后航道的交汇处,天樾组团面积段均是约176-343平的南向江景大平层,只有79席,*度拉满!

越秀·天荟江湾项目距离江面只有约60米,实现了270°瞰江。
当你以为三江交汇已经是*,它却能远眺四江交汇处,南向望江面*宽处约2400米,这个距离约等于站在黄埔大道远眺广州塔。

未来,成熟的商业配套也会在后航道崛起。
作为广州*个滨江购物*,广百不但兼顾*商业消费,还是艺术*和城市打卡点。
*商业立足代表了整体配套的升级,有助于人流聚拢,大城生活的氛围正在加速兑现。
重要的是,相比珠城的一线南向江景大平层,这里,价格的想象空间更大。

越秀·星汇海珠湾
越秀·星汇海珠湾推出了*的滨江组团海珠湾壹号,兼顾了生活的烟火气与开阔的江景。
七年醇熟大城,各类配套齐全,楼下就是约3.6万平的广纸历史公园(在建),地铁11号线贯穿项目,未来可直达琶洲。
海珠湾壹号全是建面约136-350平的一线江景大平层,距珠江仅160米,可将约450米的宽江面尽收眼底。

越秀·天悦江湾
越秀·天悦江湾除了有临南向一线江景,还坐拥海珠湿地公园、江岸公园及瀛洲生态公园,被一江三园环抱。
其约112-130平全南向望江跃墅,还会以准现楼的姿态入市,有望在今年6月交付,可以说是*四区难得的*。

滨江西地块
待未来锌片厂地块入市,后航道的故事将会持续更新,更多的惊喜会陆续有来。
当回到*初的起点,越秀地产又可能打造更多富有质感的改善型产品。
例如滨江西地块。
因为其配套已成,而且与越秀区只有一江之隔,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少有的前航道瞰江项目,片区的次新盘不多。
我预计,滨江西地块有可能打造改善型的项目,来满足片区置换的需求。

基于对海珠长年累月的观察,越秀地产才能根据不同的板块属性,为片区量身打造不同的项目。
如果没有这40年的了解,根本无法打造匹配度如此高的产品。
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一套房子。但事实上,它是浓缩了40年的时间,通过无数次迭代,无数次头脑风暴才走到大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