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黄埔教育圈迎来一个重磅消息:广州交通大学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招标,这所让黄埔人盼了 7 年的大学,终于从图纸走向了实地建设。作为黄埔首所重点大学,它的动工不仅是区域高等教育的突破,更承载着不少人对广州交通人才培养的期待。

回溯这 7 年的筹备路,其实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2018 年,广东省委*提出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这所 1964 年建校的海事院校,从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2019 年,学校整体划给广州市管理,正式纳入地方高等教育规划;
2021 年,“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 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越来越清晰;
2024 年,学校明确了 “双引擎” 方向 —— 既要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又要瞄准交通经济、海洋经济、低空经济三大领域发力。
到了 2025 年 5 月,交通运输部批复广州航海学院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让这所筹建中的大学多了层 “国家战略” 的底色,也为后续建设注入了更强的动力。
如今启动的一期工程,是这所大学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根据招标信息,一期总建筑面积 56.6 万平方米,投资约 17.7 亿元,分三个标段同步推进,计划 2027 年底全部竣工。

三个标段各有侧重:
标段一聚焦生活区,包含学生宿舍、教师宿舍、饭堂和学术交流中心,2025 年 7 月底开工,2027 年 3 月就能完工,未来师生的住宿、吃饭、学术交流都靠它;
标段二是科研教学核心区,建科研教学楼、实验实习用房,2025 年 8 月底开工,2027 年 7 月底竣工,上课、做实验主要在这里;
标段三有图书馆、体育馆和会堂,2025 年 10 月开工,2027 年 11 月完工,负责满足师生的阅读、运动和大型活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一期还包含老校区改造和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未来这里不仅是大学,还会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链条。

办学方面,这所大学的定位很明确:不只是建一所普通高校,而是要往 “一本” 梯队冲,成为交通领域的特色强校。目前已经和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 13 所高校组建了创新矩阵,共享资源、联合攻关,重点发力航运高质量发展、海洋装备防护等领域。前段时间还和科大讯飞合作,开发航运学科大模型、建 AI 课程体系,显然是想在数字化转型上走在前面。
对黄埔来说,这所大学的意义更特殊。作为广州实体经济和科创的核心区,黄埔一直缺一所本土重点大学,这次终于补上了这块短板。
未来,学校培养的航运、海洋、交通领域人才,能直接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从 “人才输送” 到 “产学研融合” 形成闭环。放到大湾区来看,它也是华南地区少有的聚焦海事和交通的高校,能为大湾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推进交通强国试点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从 2018 年启动筹建到 2025 年正式动工,这 7 年的等待,本质上是对 “高质量办学” 的耐心打磨。2027 年底一期工程竣工后,我们或许就能看到首批学生走进校园的场景。到那时,这所承载着期待的大学,或许真能成为广州交通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