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 13 号线二期最近有了新动静 —— 珠村站、棠下站、天河公园站这 3 座车站,以 “毛坯状态” 完成了三权移交。和大家印象中灯光明亮、装修整齐的新地铁站不同,这几座车站目前还没完成装修,灯光也没装好,看上去有些简陋。
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赶在 2025 年 11 月 9 日全运会开幕前开通运营。一般来说,新地铁开通前得完成综合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这两项加起来至少要 3 个月。现在已经 7 月,要是按常规流程等车站装修完再移交,肯定赶不上全运会的时间。所以施工方只能先把和线路调试、试运行相关的关键部分做完移交,让线路先 “跑起来”,之后再趁着调试到开通的这段时间,把剩下的装修和附属工程补完。
这条 13 号线二期其实 2017 年 12 月就开工了,全长约 34 公里,原计划设 23 座车站,其中 8 座是换乘站,列车用 8A 编组,最高时速 100km/h。但建设过程不太顺利,受用地限制、征拆受阻等影响,市区段很多车站进度滞后,尤其是建设六马路站、西场站这些地方,各工区进度差距很大。最终只能分段开通,这次首通段只开天河公园站到鱼珠站这一段,约 8 公里,共 4 座车站 —— 天河公园站、棠下站、车陂站、珠村站。
算下来,建了 8 年才开通 8 公里,确实让不少市民觉得失望。但首通段能开,还是有实际意义的:以后 13 号线可以接入 11 号线大环线,往返市区的乘客不用再在鱼珠站全都挤去换乘 5 号线,能缓解 5 号线高峰期的压力;而且车陂站能换乘 4 号线,黄村、车陂、万胜围这些片区和老黄埔、新塘的联系会更方便,对广州东部的交通布局是个补充。
之前很多人担心首通段赶不上全运会,不过现在看来,担忧可以减轻了。早在 4 月,天河公园站到鱼珠站的轨行区就完成了热滑试验和三权移交,加上这次移交的 3 座车站,接下来应该很快会进入联调联试和空载试运行阶段。按这个进度,9 月 28 日开通初期运营,大概率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