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327-668
广告
买房这种大事还是专业的好

保障房不转商品房,未来买房逻辑要变天?

  • 编辑:三号小编
  • 发布时间:
  • 广东 广州

这几天深圳楼市扔下一颗重磅炸弹 —— 两份关于保障性住房的文件公开征求意见,直接给楼市划了条 "楚河汉界":以后保障房和商品房彻底分家,各走各的道。这事看似离普通购房者很远,实则可能悄悄改变你未来的买房策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看看这个 "双轨制" 到底怎么回事,又会怎么影响我们的钱包。


保障房内图.jpg


一、先搞清楚:什么是楼市双轨制?和以前有啥不一样?


简单说,双轨制就是把住房分成了 "两条轨道":

保障房轨道:包括公租房(租给困难家庭)、保障性租赁房(租给新市民、年轻人)、配售型保障房(卖给符合条件的市民)。重点在最后一种,以前深圳的安居房、人才房住满几年后补差价能变成商品房,但这次新规明确:配售型保障房实施封闭管理,永远不能转为商品房。也就是说,你买了这类房子,只能自己住或者政府回购,不能上市交易,彻底断了 "低价买保障房,高价卖商品房" 的念想。

商品房轨道:就是咱们平时买的普通住宅,能自由交易、抵押、继承,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

 

举个直白的例子:以前的保障房像 "半商品房",买了还能盼着升值转手;现在的保障房更像 "大号公租房",解决居住需求,但别想靠它赚钱。这就好比新加坡的组屋和私宅,各管各的,彻底泾渭分明。

 

二、双轨制落地,会砸了谁的饭碗?又会便宜了谁?


以前很多人咬咬牙买安居房,图的是 "先上车,后升值"。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保障房彻底成了 "消费品",但好处是价格可能更低。比如深圳这次文件提到,配售型保障房价格按市场价的 50%-70% 确定,而且优先保障无房家庭。对于月薪 8000、攒首付困难的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个上车机会 —— 不用掏空六个钱包,也能在深圳有个窝,不用再跟商品房死磕。

但要注意:保障房有严格的准入门槛(比如户籍、收入限制),而且不能交易,意味着你换工作去别的城市,或者想换大房子,这套房子没法变现,只能交给政府处理。所以买保障房的人,得做好 "长期自住" 的打算,别想着靠它赚差价。

 

当刚需被保障房分流,商品房市场的主力就变成了改善型和投资型人群。这会带来两个变化:

 

刚需盘更难卖,改善盘成香饽饽:以前开发商靠小户型刚需盘走量,现在刚需去买保障房了,开发商可能会减少 90㎡以下的小户型,转而扎堆做 120㎡以上的改善型住宅。比如现在深圳新盘里,144㎡的四房、带阳台泳池的大平层越来越多,就是这个道理。

核心地段房价更抗跌,远郊盘风险加大:保障房大多建在郊区(比如深圳的光明、坪山),商品房的*性就集中在了核心地段。像福田 CBD、南山科技园附近的房子,因为配套成熟、供应有限,可能更受改善型买家追捧;而那些远离地铁、学校的远郊商品房,可能会陷入 "没人买、没人接盘" 的尴尬境地,价格阴跌是大概率事件。

 

以前很多人靠 "买保障房等转商品房" 赚差价,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而商品房市场呢,小户型刚需盘需求减少,*率可能下降。尤其是非核心城市、非核心地段的房子,流动性会越来越差,就像现在鹤岗的房子几万元一套都没人要,未来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房可能也会变成 "不动产"—— 卖不出去,租不上价,只能砸在手里。

 

二、普通人该怎么应对?记住这三个买房新逻辑


1. 刚需族:先分清 "住" 和 "炒",别在商品房里找性价比

如果你是*买房,预算有限,优先看看保障房资格。比如深圳的配售型保障房,单价可能比周边商品房低 30%-50%,虽然不能卖,但能解决基本居住需求。如果不符合条件,必须买商品房,那就尽量选 "地铁 + 学校 + 商业" 三合一的刚需盘,至少保证未来换房时有人接盘,别碰远郊的 "大饼盘"。

 

2. 改善族:核心地段的 "*资产",闭眼入的时代也过去了

现在买改善房,不能只看面积大,得看 "不可替代性"。比如广州珠江新城的江景房、上海内环内的学区房,这些资源别人抢不走,才能抗住市场波动。相反,那些 "伪改善" 盘(比如郊区的大平层,周边啥都没有),可能会越住越贬值,换房时砸手里。

 

3. 投资者:放弃 "高周转" 思维,转向 "现金流" 资产

如果手里有闲钱想投资,别再盯着 "房价会不会涨",而是看 "能不能稳定收租"。比如核心地段的小户型公寓(租给白领)、社区底商(开个便利店、药店),这些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单纯靠房价上涨的房子更靠谱。记住:现在市场流动性紧张,能稳定赚钱比啥都强。

 

这个时候,就有人担心双轨制是否会让房价暴跌?其实不至于。核心地段的商品房因为*性,价格依然坚挺;保障房虽然便宜,但只覆盖部分人群,对整体房价影响有限。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对房子的认知 —— 别再把它当成 "一夜暴富" 的工具,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选择 "住得舒服" 或 "买得划算" 的房子。

 

未来的楼市,可能会像 "超市货架":保障房是平价必需品,商品房是*奢侈品,各有各的买家。作为普通人,想清楚自己要 "过日子" 还是 "追面子",比跟风买房更重要。你对双轨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买房新打算!



  • 来源:广州房产之家


  • 对买房有疑问?直接找房产咨询师,量身定制你的个人买房解决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400-8327-668

    亲,你尚未登录!请先登录再后评论。登录

    推荐文章

    购房服务

    对买房有疑问?

    直接找专业房产咨询师,

    量身定制你的个人买房解决方案!

    咨询:400-8327-668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对楼盘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公共设施等的介绍仅做参考,不做任何购买意见和承诺。读者请以项目的官方资料为准,内容所有涉及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服务热线

    400-832-7668

    (周一至周日全天)

    亮点好房

    亮点好房

    广州房产之家

    微信公众号:广州房产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