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交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地铁作为核心交通动脉,其站点出入口的规划布局意义重大。然而,广州萝岗站与香雪站的部分出入口建设,却深陷困境,背后缘由值得深入探究。
先看萝岗站,作为6/7号线的换乘枢纽,其现状出入口分布状况着实令人费解。十字路口周边已开通的6个出入口,无一通往至泰广场方向。7号线的G/F出入口功能高度重合,其中G出入口的实际利用率极低,近乎资源浪费。反观至泰广场一侧,居民日常出行对地铁依赖度极高,却长期苦于无出入口可用,无奈之下,只能被迫多花费三四分钟绕行,出行便利性大打折扣。
追溯过往,早在2024年8月,相关过街通道工程便已启动招标流程。时至今日,明确由黄埔区有关单位牵头,全力研究衔接方案。据悉,该工程性质为地方财政投资的地下人行通道,全长约150米,预计投资3500万元。这一举措,无疑为解决萝岗站B出入口的建设难题,带来了一丝曙光。
再把目光转向香雪站,位于其东侧的星际云汇、飞晟汇一带,规划中的A出入口,因资金问题迟迟未能落地实施。深入分析地铁出入口建设困境,资金责任划分不清是一大关键症结。从规划原则来说,地铁站出入口应依据人流走向、通行效率等因素,科学布局在道路关键节点,同时规避人流交叉干扰,保障通行顺畅。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出入口的设置走向过度商业化。诚然,像萝岗万达、锐丰中心等成功范例,通过与地铁站点巧妙相连,实现了商业繁荣与交通便利的双赢局面。但不可忽视的是,地铁站出口从本质上讲,属于民生工程范畴,承载着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绝不能将建设责任完全抛给周边企业。
以萝岗站B出口和香雪站A出口周边区域为例,这里商业繁荣、居住人口密集、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每日客流量巨大。合理建设这两处出入口,不仅能极大提升居民出行体验,还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