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流行“换脸”,教育圈热衷“改名”。
这不,前几天又有一所学校官宣更名,从“广州市矿泉中学”改为“广州市培正中学矿泉学校”。

虽然名字改动不大,但是加上“培正”二字,立马让人感觉更像老牌名校,连带身价都高了不少。
或许,这就是教育界掀起“改名潮”的原因所在?
改名=改命?“鸡娃”不如“鸡学校”
关于学校改名这件事,在广州早已见怪不怪。
具体到各区,就有很多大家熟知的学校。
通过合并、托管等手段对学校布局调整,从而实现越秀区名校自由,遍地都是七中、三中、十六中、执信等学校。

此前广钢闹得沸沸扬扬的荔湾区,也是一下新增3所“学校”。
实施授权制办学模式,把金道中学、文伟中学、东漖中学列入真光中学授权校,分别更名为广州市真光中学金道/文伟/东漖学校。

除了上文两区,还有天河区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天河实验学校,更名为广州市天河区华实学校;海珠区的晓园中学,更名为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晓园学校.......案例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问题来了,改名,真的能“改命”吗?
有些学校改名,只是改名,有些则是学校性质的改变,还有一些是有教育集团“带资入组”.......
有因为名字不符合规范改名,如广州南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广州南洋英文学校等,原名中含有外籍、中英等字眼;
有因民办转公办改名的,如金广实验学校、二中苏元实验学校等;
有因学校合并改名的,如82中学整体并入17中,知用中学和净慧路小学整合为九年一贯学校;
还有因“公参民”改名的,如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

不过你别说,还真有学校因为改名,成绩提升了。东风实验学校(原名东环中学),与去年中考平均分相比,学校“摇一代”的中考平均分提升了约30~40分,还有大概40余名学生冲上700分。(消息来源:东风实验学校家委)
更有家长表示,学校更名后,不仅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后勤等方面得到执信集团的资源倾斜和帮助,甚至连孩子都多了自豪感。

无独有偶,十六中学东华实验学校(原四十中学),2023年中考不止1个同学冲上750分,还有大概40位同学取得700分以上的成绩。(来源:据家委粗略统计)要知道,十六东华以前还是不少家长眼中的“差校”,更名后,不仅教育成绩提升,连带学校声誉都有所提高。
当然,单个学校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所有改名学校都能“飞上枝头”。
就拿上文提到的“真光中学”来说,评论两极分化明显:
好处在于,给“弱校”触底反弹的机会,也更容易吸引到优质生源;壮大荔湾“名校”队伍,充分发挥区域内名校“领头羊”作用。
同时也不乏“嘲讽”之声——“真光·文伟、金道中心,这是自砸招牌、明年真光平均分肯定会被拉低
”至于原因,想回头吃瓜也戳:改名换命,荔湾遍地名校?可见,改名只是为学校提供一次改变的机会,能否转型成功,还得用成绩说话。
教育集团化,番禺奋起直追
除改名之外,新增教育集团,确立核心校后再不断扩张,同样也可以达到“换命”的效果。
例如,近期在教育集团化上一路狂奔的番禺区。
8月7日,一天官宣新成立四个教育集团,分别是市桥桥城中学教育集团、市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沙头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以及番广实验教育集团。
算上原有的2个,现在番禺已经有6个教育集团,共计24个成员校(含核心校)。

教育集团也可能会经历“改名”,不过两者还是有些许不同。
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集团之间可以做到内部直升、指标到校、自主招生、初高中一体化人才培养等优势。
通过发挥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在集团内部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说白了,就是“用核心校打响名气,然后再批量复制”。
虽然这样的教育模式看起来有些“流水线”,但对成员校知名度,区域教育水平,甚至是周边楼盘涨幅等方面,效果立竿见影。
以番禺中学教育集团为例,其核心校广大附中番禺实验学校,一直是番禺知名公办学校,近三年成绩一直稳中有进。

同属一个教育集团的南村中学进步更明显,分数线排名上升6名,超过仲元集团的石北中学。
而随着教育集团名气打响,成员校不仅能“沾光”,还会为周边楼盘带来溢价。
具体到项目,越秀万博瑞麓府配建的广东番禺中学实验学校,既是项目卖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周边竞品的优势之一;
上月越秀大学星汇锦城官宣配建中小学引入番中办学,顿时吸引不少家长的注意,开放首日来访超万人,人气盛况*;

不止新房,二手小区业主也因名校而更有底气。
如桥南片区的保利香逸花园、金业花园等小区,单价比板块均价高出不少,就是因为有番中的加持。
整体来看,新增教育集团or扩大集团成员校,无论是对区域发展还是楼盘价值提升,优势明显。
对板块而言,既能提高在教育上的知名度,还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对楼盘而言,区域教育集团名气打响,也能增加项目竞争力,双赢。
突然就理解了,为何各区都在不断提高教育集团的占比。
看看南沙和增城,共有13个教育集团,数量位居全区第一。

当然,随着学校越来越普遍,势必会降低大家对名校的期待值。
满城皆名校,又好似满城都不是名校,大家都是名校出身,见面不得互道一声“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