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业、爱人、亲子、*……你的2022年年度关键词是什么呢?站在楼市角度回望2022年,这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下面,不妨通过关键词的形式细细说说这属于广州楼市的2022年。
信心恢复
信心,比黄金重要。
犹记得2022年3月,金融委、银保监会、央行、财政部、证监会、外汇局等六大部门积极表态,对房地产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保障措施,坚决要求稳定楼市,防范风险,稳定市场预期。
随后,越来越多城市放松楼市政策。但广州,不见明显大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买家入市的积极性。
今年12月初,佛山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后,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广州。
广州,确实到了优化调整区域房地产政策的时候了。唯有激活需求端,提高公众对楼市的信心,市场才更有生机。
金融利好
“金融16条”“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已形成“组合拳”,推动优质房企融资恢复。随着政策加速落地,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趋稳。
于购房者而言,今年内关乎房贷的LPR曾进行了三次下调。5年期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在此基础上,房贷按揭利率下降明显。
纵观目前广州各大行房贷利率情况,整体以*套4.30%(LPR+0BP),二套4.90%(LPR+60BP)为主流,且*快可一周内放款。
而4.30%的*套房贷利率,也是近十年来的利率水平低点。
从这一点看,目前买房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保交付
谈及2022年的楼市关键词,“保交楼”“保交付”等*称得上是行业内的高频“关键词”。在市场买房能否按时交付、交付质量能否兑现达标……皆已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甚*于左右购房者的置业选择,并传导*楼市的销售表现;在社会端,“保交付”就是保民生、保经济稳定;在企业端,眼下全国多个项目出现停工、烂尾的环境下,“保交付”已成为房企的一块“金字招牌”。
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地出现“强制停贷”的楼市风波,更是将“保交付”推到了*的重要位置。
7月,“保交楼”*次被写入*政治局会议内容,意义重大。
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发布保交楼相关的政策举措。“保交付、稳民生”成为新一轮的政策着力点,并对支持房地产企业经营逐步回归正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皆有着重要的信号意义。
内卷加剧
卷户型、卷价格、卷配套……广州的楼盘,都要卷成麻花了。
今年6月,在周边很多楼盘此前开盘价都在2万元/㎡以上的情况下,增城朱村保利水木芳华以折合1.6-1.7万元/㎡的价格一炮而红,被人称呼“内卷王”。
10月,“南沙大降价”的信息刷爆网络,多个*板块的楼盘大降价,力度很大,普遍在10%及以上,且多为大型房企。
此外,南沙、黄埔乃*天河区域的楼盘为了吸引客户,都不惜推出各式花式促销,如可接受*期一成的付款方式等,以助力购房者快速上车。
旧改加速
犹记得在2021年8月住建部发文城市更新要“防止大拆大建”后,广州旧改紧急“刹车”,近百个城市更新项目暂缓实施。
2022年2月17日,黄埔区下沙社区新溪村旧村改造项目启动招商。作为2022年*个公开招商的旧村改造项目,于黄埔,于广州,都有着非凡的破冰意义。
下半年开启,广州旧改速度明显加快。这一点在黄埔区体现得尤为明显。10余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片区策划)完成过会、批复等,引人关注。
此外,黄埔区在9月的一次会议中还提到了这么几点:保障村民群众早日回迁、推动城市更新各项工作转“危”为“机”、力争以“先行先试”的开发区精神再次杀出一条血路。
无疑,旧改先锋黄埔,又要回来了。广州旧改,无疑是更加科学、谨慎、可持续发展的。
豪宅大年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2021年起,刚需买房举棋不定,而改善型买家却“杀伐果断”,体现出了强大的购买力。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11月中,广州千万豪宅一共成交了2749套,与去年“豪宅元年”相比,只剩下不到50套的差距。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千万豪宅成交量极有可能再创新高。
在市场整体下行的当下,豪宅为何能逆市上扬?究其原因,或为这两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高净值人群对避险性高、*力高的资产有着更强烈的需求。
双证合一
今年8月,“花都区已开放双证(多证)合一业务”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目前,增城、花都、番禺等区也先后开放房产双证(多证)合一业务,悄然救市。
科普一下,双证房,即你明明买的一套房子,却拥有两个房产,也占据你两个购房名额。
双证(多证)合一后,无疑使得这部分购买力得以释放,也算是为楼市开了小小一个口子。
人才购房
尽管今年广州楼市政策无大动作,但涉及到个别区域,还是有亮点可循。
市场消息显示,9月初南沙、黄埔两个新房大区针对人才、区内优质企业购房门槛进行了“微调”,比如南沙对对特定的房企开放限购名额,只要客户在南沙范围内买房,即可购买一套。
这对比2020年放开的幅度,仍处于相对严格状态,惠及的人群仍比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