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发布公告,明确 2025 年秋季学期起,全区共有 30 所民办学校及幼儿园停止办学。这一涉及数千名学生的教育调整引发广泛关注,停办学校覆盖幼儿园、小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集中在珠吉、龙洞、新塘等片区。家长最关心的学生分流、资质审核等问题,官方已同步给出详细指引。
此次停办的 30 所学校中,幼儿园占比达 60%,共 18 所,多因场地租赁到期且无法续租导致。例如位于珠吉路的 “小太阳幼儿园”,因租赁的厂房地块被纳入城市更新项目,校方在寻找新场地未果后申请停办。中小学方面,12 所停办学校中,7 所是因办学条件不达标被终止资质,包括消防设施未通过验收、生均用地面积不足等问题;
5 所为民办学校主动申请终止,主要受限于生源减少与运营成本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停办的 “穗华实验学校” 曾是区域热门民办初中,其停办源于举办者战略调整。
针对停办学校的学生,天河区已启动 “一校一策” 分流方案。幼儿园适龄儿童可优先转入周边普惠性民办园或公办园分园,区教育局将按户籍、居住地址就近协调学位,确保 9 月前完成安置。中小学学生则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回户籍地公办学校就读,或由教育部门统筹至辖区内其他民办学校,部分优质公办学校也将视学位情况开放少量插班名额。目前,各停办学校已成立家长沟通小组,本周内完成学生去向登记,确保无缝衔接新学期。
停办背后折射出天河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近年来,随着区域公办学校扩建(如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陆续招生),民办教育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部分硬件落后、师资薄弱的学校逐渐退出。此次停办的学校中,80% 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且多数未纳入 “民转公” 改革范围,反映出政府正通过动态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区教育局同步发布提醒,家长选择民办学校时,可通过 “广州市民办教育管理平台” 查询学校资质状态,避免选择存在场地租赁风险或资质到期未续的机构。
为减少停办对家庭的影响,天河区推出三项保障措施:
一是开通 24 小时咨询热线(020-85678321),安排专人解答转学流程;
二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交通补贴,标准为每生每学期 500 元;
三是建立停办学校教师就业对接平台,联合区内优质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
目前,已有 15 所停办学校的教师与周边学校达成意向协议,保障教育从业者平稳过渡。
对于家长而言,需重点关注官方发布的《停办学校学生安置手册》,其中明确了户籍生、随迁子女等不同群体的转学材料清单(如户口本、房产证明、原学校就读证明)。特别提醒,选择回户籍地升学的学生,需在 7 月 15 日前向户籍所在街道教育指导中心提出申请,逾期将影响学位安排。
此次教育调整并非 “突然停摆”,而是天河区推进 “公建配套学校全覆盖” 计划的重要一步。随着金融城、智慧城等片区 12 所新建公办学校今秋投入使用,区域学位供给结构将更趋均衡。家长可通过 “天河教育在线” 公众号实时查询各校学位情况,及时跟进孩子的升学安排。教育部门强调,所有停办学校的学生安置工作将在 8 月 20 日前完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按时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