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次提到“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试验片区”连续多年被写入报告,还有“广交会”成为稳外贸稳外资的重大展会......

围绕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广州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接下来有什么大动作?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2021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2021年,广州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比2016年增长了1倍。
在虎年开工*日,广州官宣启动营商环境5.0改革,出台《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用40项*改革任务、223项落实举措、76项特色举措为营商环境改革制定“路线图”。

下一步,广州要高标准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构建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准入准营标准,动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建设全球企业投资*选地和*佳发展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争取在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上苦干实干、砥砺前行。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实验室作用;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在广州揭牌、南沙科学城被省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主要承载区、国家*实验室增*21家,广州国家战略科技布局实现重大突破。
“国家队”的加入让广州如虎添翼:“广深港创新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广州跃升*第15位。

下一步,广州将继续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布局:
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串联广州三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
强劲的动能从创新而来。未来五年,广州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地位:
锚住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构建以“一区三城”为*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综合性国家科学*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国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广州贡献。


培育国际消费*城市
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过去一年来,从*到地方均出台诸多政策和措施扩内需促消费。2021年,*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
去年7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5个城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城市培育建设。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城市,打造特色商圈和示范步行街,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今年广州提出,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消费功能*承载区:
分类培育建设**商圈、枢纽型国际商圈和岭南特色商圈,基本建成汇聚全球消费资源的现代商都、创新消费供给的智造名城、*消费升级的时尚之都、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高地。
此外,广州还将打造跨境电商商品集散*,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支持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指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连续第6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2月18日,中共*、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广州国家*城市的职责使命,赋予了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引擎、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要求。
今年,广州将不断提升*引擎影响力辐射力,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更好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制度机制“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科技创新“智联通”、产业协同“链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


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
▼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成绩时提到,“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这是持续扩大开放的生动注脚。
展望今年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开放的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州南沙区举行挂牌仪式,涵盖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珠海横琴自贸片区。
2月15日,广东发布《关于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15个方面共27项具体措施,涉及投资开放、贸易便利化、航运物流、金融创新等领域。其中还提到,打造期货产业链,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

据亮点好房小编了解。今年,广州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落实南沙“一把手工程”,推进南沙高水平开发开放,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州未来五年要大力推进南沙自贸片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新高地。实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抓住RCEP实施机遇,推动开放资源融合、开放*互补、开放举措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