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1日)上午
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开幕
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勇出席大会。黄埔区区长冼银崧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由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雪枝主持。黄埔区政协主席龚伟河列席会议。
会议审查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并听取了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法院工作报告、区检察院工作报告。

△ 黄埔区区长冼银崧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
我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
突破4000亿元、增长8%以上
5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经开区*
<<左右滑动查看>>
达国际先进水平
黄埔区政府工作报告用
“顶压前行、稳中求进”
八个字概括2021年的经济发展
2021年,全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771亿元;商品销售总额突破万亿、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1869亿元、增长13.1%;财税总收入1455亿元、增长11.6%。
总体来看,过去一年,我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绽现新气象,彰显新成效。5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经开区*,获评2021年度中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获批全国*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在“成绩单”亮眼数字之外
黄埔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引擎”的
战略定位得到全方位支撑
2021年我区共举办5次集中动工签约投试产,281个*项目动工,121个优质项目落户,其中百亿级项目6个,86个产业项目投产。
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稳居全国经开区*,连续三年获得*投资促进大奖。
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资规模突破3700亿元、增长46%。知识城条例完成省级立法,这个“一号工程”获得省层面赋权赋能。
➫ 华星光电T9封顶,标志着我区*新型显示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
➫ 小鹏汽车智造基地建成,现代氢燃料电池项目加快筹建,预示着我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加速驶入快车道;
➫ 百济神州二期、康方生物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33%,标志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黄埔加速崛起。
➫ 研发投入强度超5.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2家、占全市47%,新增*“单项冠军”5家,累计达12家、占全市75%,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科技创新实力稳居全国经开区*。
➫ 上市公司累计70家,总数位居全国经开区*。全年引进院士17名、高层次人才116名,高层次人才数量稳居全市*。
➫ 我区上下动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 文冲广州幸福里、长洲深井古村成为历史文脉传承活化典型样本。新增中小学学位1.1万个,新增医疗床位1110张,实现全区南中北三大片区三甲医院全覆盖。
➫ 黄埔区融媒体*获颁“中国县级融媒协同治理创新奖”。
2022年
我区将更加注重站位
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民生、
更加注重生态、更加注重传承
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五年大变化”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推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引擎上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左右滑动查看>>
在实干中践行“致广大而尽精微”
2022年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我区将更加注重站位、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更加注重传承,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黄埔奇迹。
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22年距离黄埔交出“五年大变化”答卷仅剩两年,报告提出“接续奋斗再出发”的口号,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五年大变化”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推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引擎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 黄埔提出搭建人才交流“元宇宙”平台,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黄埔大学等高校院所,全年引进院士20名、高层次人才130名。2022全年力争落地成果转化项目50个,实现20个项目投产。
➫ 落实高企树标提质行动,遴选瞪羚企业2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打造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强区。
➫ 黄埔提出推进广本新能源扩能项目建设,实现现代氢燃料电池、小鹏汽车等项目投产、达产,强化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提升;
➫ 推进广石化绿色技改升级,启动黄埔电厂气代煤等200个企业技改项目;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推动粤芯三期建设;
➫ 推进达安基因、中润医药、创尔生物、迈普医学总部等*项目动工或投产,加速迈向世界生物医药*梯队;
➫ 深入实施*软件攻关工程,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建设,集聚一批工业软件龙头企业。
➫ 报告提出高起点建设黄埔湾**商圈,全面营造科学城、知识城两大都市特色商圈。
➫ 繁荣发展开创大道商业带,增强大沙地商圈消费活力,推动南岗商圈建设东部商业新高地,创新打造“长岭之门”商圈,提升西区商圈,促进云埔商圈商产技深度融合发展。
我区力争全年引进优质项目110个以上,其中百亿级项目不少于6个。
我区将与横琴合作区开展中医药等产业合作,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共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地,推动知识城纳入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范畴。与东莞水乡共建大湾区深度合作先导区,加快广清“一区三园”建设。推进穗港“一区一园”、穗澳创新园建设,高水平运营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等青创载体。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黄埔路径”
2022年
我区将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
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典范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全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在广州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
展现担当、走在前列
城在林中、山水相望
一幅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
黄埔画卷徐徐展开
2022年,我区将坚持“分片分类分步、科学平稳有序”总体思路,持续深化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政策成果,*推进复建回迁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动工面积50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建成复建回迁房120万平方米。统筹规划建设中小户型租赁性复建回迁房,*保障产业园区职工租住需求,全年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2800套。
➫ 在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传统村落保护中紧盯历史文化传承。我区将*建设萝岗香雪、镇龙上境、九佛墟历史文化街区等示范项目,实施18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创建20个绿色社区,建成3个容貌品质社区。
2022年,黄埔将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夯实共同富裕民生基础。
➫ 加快华师附中等学校建设,全年建成学校4所、新增学位9000个。
➫ 加快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知识城南方医院、中大脑科学*等一批名医院建设,建成运营广医妇儿医院等医疗机构,新增医疗床位500张。
➫ 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以见缝插绿、边角绿化等方式营造更多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大力建设海绵城市,建成碧道17.6公里。
2022年,我区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隆平稻香园、纳米水乡、莲重燕蟹等6条新乡村示范带,打造迳下、莲塘、麦村3个特色精品村,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5亿元。随着“院士下乡、产业进村”推进,10个农业科技项目将在黄埔“多点开花”,在绿水青山间擘画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 交通方面,我区将加快地铁、高铁站、过江隧道立项、开工和建设步伐,开工建设知识城*科学城快速通道,推进从埔高速等6条高快速路和开放大道等19条主干道建设,打通宁埔大道延长线等8条断头路,全年实现东部快速、永九快速等19条道路竣工通车;建设直升机客运站、游艇自由行码头。
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雪枝
向大会作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开展党组会议“*议题”学习35次,组织党组理论学习*组学习8次,开展专题培训5次、专题研讨3次。
构建人大监督“全链条”。全年共听取和审议区“一府一委两院”和开发区管委会专项工作报告30项,开展执法检查2项、工作评议4项。
坚持抓*、议大事、谋大局,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全年讨论决定重大事项23项,作出决议、决定26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9人次。
开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共201人次进入社区、走访选民,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60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2件。
黄埔区人民法院院长杨铭
向大会作区法院工作报告

黄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磊
向大会作区检察院工作报告

一年来,区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忠诚履职尽责,锐意改革创新,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检察担当,奋力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踏浪前行风正劲
不负韶华争朝夕
黄埔将
奋力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四个出新出彩”中勇当先锋
在全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
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中勇当尖兵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