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简申请材料
通过信息共享手段减少收取登记证明材料,对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得的证明、审核、备案、批准、核准、盖章等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

简化审查环节
一是通过系统改造,在网签同时实现限购信息智能识别,简化登记环节的限购审查。二是加快不动产单元号编制工作,缩减登记时编码时限。三是推行规划验收测量与房产登记测绘、土地勘查定界与权籍调查等业务联办。

推动信息共享
一是推动登记状态网上查询服务,让群众在办理纳税、入学、公积金贷款等业务时,不再需要提交个人名下房产套数及登记信息等证明材料。二是建立上下游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户籍、个人身份信息、新旧门牌地址、规划报建、公证文书、工商登记、税费缴交、交易监管、地籍调查、房产测绘、不动产登记等信息的即时共享利用,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升级登记服务
一是选取部分业务试点推出“网上申办”便民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登记。二是优化微信自助缴纳登记费服务。三是扩大延伸服务,在街镇、公积金*等设置服务点,直接受理登记业务。

压缩办理时限
在精简申请材料、优化登记审查环节、加强信息共享、推行网上申办的前提下,实现除疑难复杂案件外,一般登记业务压缩*5个工作日办结。

近日,《广州市不动产登记办法》(下称《办法》)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正式公布,将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为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改革,有效规范不动产登记行为,构建高效运转、服务优质的不动产登记体系,为加强产权保护、保障交易安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广州不动产登记”的“朋友圈”又扩大了。除了“不动产登记+金融”“不动产登记+民生”“不动产登记+企业”……又多了“不动产登记+中介”“不动产登记+公证”!
为进一步拓展不动产登记“1+N”服务范围,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向上游、向外围延伸,充分发挥中介、公证机构的桥梁作用和专业*,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的便利度,广州逐步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中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公证”服务啦!

广州不动产登记机构与房地产中介机构、公证机构联动,在部分中介机构、公证机构逐步设立“不动产登记网上申办便民服务点”。

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中介”便民服务点,包括但不限于中介机构居间促成的转移登记,可由房地产中介人员指导申请人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网上业务申请提交、材料补正等事项。

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公证”便民服务点,申请人因不动产继承、遗赠、赠与、财产约定协议、买卖、互换、委托等办理公证事项后,亦可进行不动产登记网上申办。

不动产登记机构对便民服务点提供点对点的远程指导,并进行登记业务在线受理、审核,办事群众还可选择邮寄资料核验、邮寄不动产权证,实现不动产登记及关联业务“集成服务、一次办好” 。同时,针对以上服务,广州不动产登记网办系统上线第三方代申请功能,即包括房地产中介人士在内的任何第三方可以登录网办系统并选择代办人类型,在取得权利人授权后,代为发起相关登记业务申请,实现申办不动产登记更方便更快捷。

下一步,广州不动产登记机构将总结前期经验,设立更多“不动产登记网上申办便民服务点”,进一步扩大不动产登记“1+N”服务范围,让市民办事更便捷。别怕我们“花心”,为了您满意,我们愿意交N多个“朋友”,让N多件事变成“一件事、一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