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推介会召开,海珠全新的商业蓝图和野心随之暴露。
同为*商圈,天河路-珠江新城被广泛熟知,海珠的广州塔-琶洲商圈这盘棋也逐渐清晰。
广州塔南广场2024年开业、琶洲码头直通香港、离岸免税店安排上,多个*项目要来...
海珠这是要当商业一哥啊,广州商业格局要洗牌了。

2021年,广州提出5个**商圈: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湾、白鹅潭、广州塔—琶洲。对于城市而言,*商圈往往就是“市*”。广州此举,旨在打破天河路—珠江新城单*格局。目前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已十分成熟,万博商业雏形已现,白鹅潭商圈也势如破竹,现在终于轮到海珠集中发力了。
在本次*项目推介大会,海珠区政府与11家企业签订协议,并发布了“广州塔-琶洲”商圈建设为**商圈的专项规划。这次专项规划很重磅,将广州塔-琶洲商圈定位为国际消费*城市的**商圈。
广州塔一琶洲
今年3月海珠正式印发的《海珠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强调以广州塔-琶洲*商圈为*,江南西-太古仓等五圈为支撑的总体布局,力争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成型。
海珠商圈空间布局
跟长隆-万博、白鹅潭等高度聚集的商圈不同,海珠举全区之力谋商,全域每一个毛细血管都有明确的商业定位。
海珠商业的崛起将带来什么影响?我们结合着海珠现有的商业格局来看。从下图可以看出,现阶段海珠商业与人口分布密度类似,主要呈现“西强东弱”的结构。包括江南西、太古仓等商圈,都集中在人口密集的海珠西,越往东,商业分布越稀疏。
就体量而言,海珠部分现有和规划已知的商业就超60万方,作为老城区之一,海珠的商业底子并不差。
海珠部分商业规模一览
|
现有
| 商业
| 体量(万方)
|
乐峰广场
| 10
|
保利广场
| 8.3
|
万胜广场
| 5 |
规划中
| 太古仓二期
| 8.5
|
广百海港城 | 3.6
|
广纸艺术商业街 | 9.1
|
中海映澜台项目商业 | 3
|
石溪旧改滨江云台商业 | /
|
沥滘旧改岭南风情商业街 | 20
|
如今,广州塔-琶洲*商圈进一步推进,不仅全局商业加强,中部、东部的短板也将弥补。1、*项目签约,3年商业载体达87个,或比肩天河。对全局,海珠将盘活年交易额超2000亿元的中大商圈、新市头村改造、TIT科贸园、合生C地块等*平台,扩大影响力。

光盘活还不够,活动当天多个国际消费*城市重大项目也集中签约落地海珠。
到2025年,海珠将建成包括广州塔南广场在内的*商业载体项目87个。
未来整个海珠的商业密度和档次,或足以和天河路商圈比肩,甚*赶超也不无可能。

其次针对海珠中部,将把广州塔南广场打造成海珠区**的商业综合体。
海珠南广场地上1层,地下3层,预计2024年*季度开业,体量约5.7万平相当一个珠江新城,未来的繁华程度不输太古汇。
广州塔南广场效果图
据了解,海珠琶洲试验区已正式成为广东省经济开发区,将为商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明年一季度开通直达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建成离境免税商店,直接打开世界的大门。海珠区还打算探索开发海珠环岛水上旅游线路,把沿江重要商业平台及景点都串联起来,堪称“海珠商业豪华旅”。
重商下的海珠,未来可期。
海珠如此重商,底气在哪?
早在明清时期,海珠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之一,是“一口通商”的外贸名港。这里也见证了17-19世纪广州海外贸易*鼎盛的“黄金时代”,所以商业底蕴厚实。比如中大商圈年交易额超2000亿,走在“中国轻纺总部经济区”的前列。再比如网红打卡点太古仓码头,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甚*有商铺营收高达80万/月!经过数十载的商业发展和转型,海珠已经摘掉过往“工业大区”的标签,向着商业强区大步迈进。除了商业底蕴以外,2020年海珠区总人口181.9万,20年间人口增长约47%,也是商业的重要支撑。海珠人口密度20122人/平方公里,中大商圈、江南西-太古仓商圈尤为突出。每个大型商圈周边,都有着庞大而稳定的消费客流作为重要支撑。另外作为主城区,海珠便利的交通也为商业发展流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从东晓南到广州南站大概仅约15*;地铁10号线、广州大道等纵向线路近8条,打通全城财路。 
*近一年,海珠区新房逆势翻红,成交价基本稳定在8万+/平以上,*近2个月甚*冲上了10万+/平的高位。
在新盘*发方面,也出现了琶洲南TOD、招商保利海珠天珺等供货即清的高人气项目。而是海珠本身的商业底蕴、人口增长以及区域价值三者结合而成。总的来说,海珠这次大刀阔斧地搞商业,是雷声大,雨点也大,天河要注意了。
来源:广州房产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