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保利天汇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大体量规划,成为天河 400 - 1000 万刚需和改善购房者眼中的 “香饽饽”,备受追捧。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它在市场的浪潮中面临诸多挑战,曾经的辉煌似乎逐渐褪色,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从 2019 年开售至今,保利天汇历经漫长的开发周期,目前五期仍未售罄,一期二手交易已较为活跃。其整体体量达 78 万方,包含商业办公、商品住宅和回迁房等多种物业类型。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新规产品冲击,价格出现明显波动,130 平户型仅需 630 万,188 平大平层也不到 1000 万,即便如此,在当下低迷的市场中,它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实地走访保利天汇,会发现其一期大门气派,安保严格。小区为典型塔楼设计,6 栋楼中四栋两梯七户、两栋两梯八户,楼层仅 21 层,在超高层盛行的当下,这样的小高层确实能带来相对舒适的居住体验。内部园林的绿化表现不错,乔木高大,植被高低错落,覆盖率较高,相比周边部分楼盘更显葱郁。不过,园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防登高面硬化面积较大,影响整体美观度和实用性。
大堂和电梯间的设计,整体质感大气,瓷砖搭配金属包边,挑高较高,采光良好。但房间的电梯前厅却不尽如人意,采光差、通风不足,刚需感十足。户型方面更是槽点满满,空间普遍狭小。以 109 平 3 + 1 房为例,空间感与如今 90 多平的 3 房 2 卫户型相当,主卧放置床和衣柜后,活动空间仅能容纳一人通过;次卧面积也较小,放置的床尺寸受限。其他户型也存在类似问题,89 平 3 房 2 卫主卧窗户窄小,进门小房间面积不足 6 平米;79 平南向小三房的最小书房仅有 4.4 平。
二期采用围合式布局,园林位于中心区域,显得较为宽敞。两梯六户或四户的格局,使得大堂、电梯间和楼道宽敞且有质感,整体优于一期。园林绿化率高,植被种类丰富,门口迎宾花池设计富有层次感。但楼栋横向间距较密,部分户型视野受限,隐私性欠佳。
三期则备受业主诟病,户型设计不合理,如 81 平的所谓 3 房,实际是 2 + 1 房,利用率和功能性差。此外,还曾因预售证问题延期网签,利率踩在高点,让不少业主苦不堪言。
除了自身产品存在的问题,保利天汇所在板块规划的变动也给业主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早期规划中,五期东南面临湖区域和一期旁边本是企业总部,如今商业地块大幅减少,多变为住宅和回迁房。这一变化带来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大观街二期通车后,虽方便了出行,但也吸引了大量科学城车辆抄近路,泥头车、运输车等穿梭其中,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大观中路十字路口左转红绿灯等候时间过长更是雪上加霜。
交通拥堵带来的噪音和震动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经实测,小区 10 楼住宅室内噪音达 60 - 70 分贝,远超居民区昼间 55 分贝、夜间 45 分贝的限值。重型车辆的低频震动穿透建筑结构,致使业主夜间难以入睡,白天也无法开窗通风,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尽管保利天汇存在诸多问题,但也并非毫无优势。其配套发展已相对成熟,二期三期楼下底商业态丰富,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对于预算有限的刚需夫妻或小家庭而言,78/88 平小三房总价 300 来万,性价比相对较高,对于在智慧城、科学城、金融城、琶洲通勤的刚需买家来说,不失为一个选择。
曾经的网红盘保利天汇,如今面临着产品过时、交通困扰等诸多难题。对于有意购买的消费者来说,需要全面权衡其优缺点,结合自身需求和预算做出决策。而对于保利天汇而言,则是想着如何解决现存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重拾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