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市经济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经历了一场显著的变革。这座华南经济重镇,虽实现了2.22%的名义增长,GDP总量达到31032.5亿元,但因经济增量与增速不及重庆,在全国排名滑落至第五位。在广州市内部,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竞争态势更是为这座城市的经济画卷增添了丰富色彩。
白云区在2024年无疑是最大的黑马。它以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市名义增速最高的区域,GDP总量突破3100亿元,增量高达344.36亿元,成功超越番禺区,跻身全市第四名。白云区的崛起并非偶然,近年来,它积极拥抱新兴产业,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众多电商企业和网红主播聚集于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物流、仓储、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白云区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吸引了大量*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传统经济强区,越秀区在2024年却遭遇了经济寒冬,出现了7.83%的负增长,成为全市唯一经济负增长的区域,在五经普中经济总量还被核减309.33亿元。越秀区传统商贸业占比较大,在电商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传统零售和批发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曾经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如今人流量和销售额都有所下滑。此外,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使得越秀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步伐沉重。
天河区作为广州市的经济领头羊,2024年GDP总量达到6614.69亿元,继续稳居全市首位。然而,其经济增量仅位居全市第四,被白云区、番禺区和海珠区超越。这一变化反映出广州市内各区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与竞争态势。天河区的金融、科技、商务等*产业高度集聚,是广州的经济核心区。但随着其他区域的快速发展,天河区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强化中央商务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
番禺区、海珠区和白云区一同迈入三千亿GDP行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番禺区凭借汽车制造、智能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万博商圈的日益繁荣,经济持续增长。万博商圈汇聚了众多知名企业和*商业综合体,成为广州的新商业地标。海珠区则借助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建设,吸引了大批互联网企业入驻,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琶洲逐渐成为广州的“互联网硅谷”,为海珠区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花都区和荔湾区在2024年保持了稳定增长。花都区的GDP总量为1860.06亿元,名义增长率为3.25%,依靠航空产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产业稳步发展。荔湾区作为老城区,GDP总量达到1316.36亿元,名义增长率为3%,通过传统商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为经济增长增添了新活力。永庆坊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升级,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
从化区虽然经济总量在全市垫底,但却有着4.04%的较高增速,经济增量甚至超过部分经济大区。这得益于从化区在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等领域的积极探索。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为从化区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广州各区县在2024年的经济表现,有喜有忧。但正是这种区域分化,为广州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