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楼市也加入了今年双十一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
很多新盘甩出降价策略,不搞套路,直接降降降!
降价最猛的应该是增城板块,曾经也是湾区网红的广州院子,直接甩出了6800元/m²的价格。
这个价格在我十八线县城的老家,可能都买不到。

这个盘6月开卖的时候,还要100万起,现在总价直接降到70万/套,这前后差了30万,才几个月的时间一辆车就跌没了。 同样在增城区,还有敏捷绿湖首府最近也给出很大的优惠,7600元/㎡任选八期大平层,涉及建面约75-168㎡二至四房,价格直接拉回了2016年。

黄埔一些楼盘,也是大幅度降价。 在地铁21号线镇龙站上盖的越秀TOD星汇城,最近推出了百套特卖房源,三房价格为2.3万/㎡起,四房2.2万/㎡起。

2020年星汇城首开的时候,当时推出80-102㎡的三至四房,价格在2.3万-2.5万/㎡。
2021年最高峰涨到了2.7万/㎡以上,如今3年过去了,价格居然比首开还要低。 还有在知识城的新盘知识城悦辰壹号,最近也展现出“降价”苗头。
据销售中介信息,该盘近期推出的工抵房源,89㎡总价约189万,折合单价约2.1万/㎡。这里半年前还得卖2.35万/㎡。

这次,降价的风还吹到了天河核心区。 市场传出消息,天河奥体板块的珠江花城准备加推76㎡3+1户型,总价360万起,折合起来单价约在4.73万/㎡(100套左右,预计2026年交楼)。

在7月份的时候,珠江花城推新88-119㎡4-5房,均价5.1-6.4万/㎡,总价约450-700万;140㎡4+1房大户型的总价甚至去到800-1000万。
不到4个月的时间,单价就跌了3700-16700 元/㎡,直接回落到了4年半前首开的价格。
这个楼盘在2018年6月1日启动首开。
而且这还是天河的网红盘,综合配套相当完善,还是妥妥的学区房,这样的房子居然也在降价了。
说一下这一波降价的都是因为什么导致的。
1、去库存压力大
我们从10 月新盘的成交数据来看,在广州已经抛出“认房不认贷”、“二套房首付下调”、“限购政策松绑”等调整政策后,市场的热度是有所回升的。
10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约70万㎡,同环比增长均超10%。
从成交区域来看,番禺区成交量占全市约24%,位居第一,增城区、黄埔区列居二、三位,成交量占比分别约14%、13%。
价格方面,10月广州新建住宅价格环比由跌转涨,涨幅0.02%,同比下跌0.23%。

虽然,过去一个月的政策东风下,库存减少了不少,但是库存压力还是在的。 截至10月末,全市库存量1191.1万㎡,去化周期19.2个月;其中,南沙、从化、增城四区均超过20个月。
由于今年6-9月成交出现明显下滑,即使10月新房供应减少+成交加速,消化周期仍处于近一年高位。
换句话说,新政边际效益明显,但仍未达预期调控目标。
2、二手房挂牌量大增
另外,新政之后,市场上广州二手房挂牌价激增,截止11月5日的数据,广州二手房的挂牌量已经达到了142595套。 按照10月份的成交速度计算,这意味着还需15个月的时间来消化这一库存。

天量的二手房涌入市场,势必还会拉低市场价格。10月二手房的成交数据来看,价格也是跌的。
10月广州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1%,跌幅较上月扩大0.08个百分点,同比下跌0.88%。

总的来说,天量的挂牌量对新房去库存无疑是在加难度,所以也逼得开发商只能搞起降价大甩卖了。 除此之外,还影响了置换客群,这些人要把房子卖了才可能买新房,现在挂牌量这么多,二手房难卖,整个置换周期会拉长。
3、年底开发商回款压力大 房企在年初都会公布了全年销售目标,作为全年的中心任务。
公布2023年度销售目标的典型15家房企,1-9月份完成率整体均值为67.13%,处于近六年来同期次低水平。
销售目标完不成,结果就是交不出一份漂亮的年报,不可避免地将面临资本市场的压力,加速市场信心的流失,在融资难成为行业普遍现象时,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几年,这样的环境下,一到年底都能看到开发商降价让利换个美丽的成交数据。
最后,简单跟大家说一下,这样的降价潮下能不能买?
市场的利好政策已经不断在释放了,市场的成交量也在慢慢起来,现在这个购房环境已经很友善了。
所以刚需一族,如果看到性价比高的楼盘,又在降价的,就可以考虑上车了。
没有降价的可以再等等,市场已经烘托到这个氛围了,估计后面开发商都得跟进降价。所以,11-12月可以多关注一下你的心水盘看看有没有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