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或将迎来过去几年*的大逆转。
罕见信号,竟一个接一个密集释放。
7月1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表态支持银行与贷款人协商,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上一次对存量房贷动刀,则是14年前的2009年,那时,市场刚经历“4万亿经济刺激”。
7月24日,最高决策层会议上,房地产出现新表述:
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此前高层会议,则更强调“房住不炒”、“保交楼、稳民生”与“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别小看这微妙变化,今年以来,二线以下城市基本已放开,如此背景下仍提“政策优化”,预示着还有一揽子政策要来,要惠及北上广深。
7月25日,A股少见4000只股票上涨,其中地产股涨停达到14只,而港股至少40只地产股涨幅超过10%。
关于政策预期,股市率先给出了正向反馈,而股市的是否回暖,一般是楼市情况的前兆。
7月27日,住建部部长召开企业座谈会,强调进一步落实以下政策:
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等。

种种迹象表明,救市大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招会是什么?工具箱显然会备好二手增值税“5改2”等政策,首套首付2成等等,我们心心念念的手段。
密集信号下,市场何去何从?
如此背景下,相信不少粉丝想知道,对自己之后买房会有什么影响?
要弄清形势,必须理解政策出台的目的:给楼市托底、止跌,从而稳住经济,修复信心。
市场不会像以前那样大涨、普涨,但也不会任由它冷若冰霜,至少买对房能赚到钱,换房也能顺利转手,恢复正常状态。
因此,个人观点是:不用过于恐慌踏空了,大可以收起犹豫,大胆出手,现在就是自住入手的好时机。
毕竟最坏的情况是不涨,而不是继续跌,总比政策出台后,担心“买贵了,好单位没有了”要强。

当然,无论救市力度多大,购房逻辑始终是不变的,即“买核心区”、“买性价比”、“买确定性”、“不要盲目加杠杆”。
真的,生活稳定,兜里留钱,压倒一切。
话虽如此,对刚需来说,地段、产品、配套都满意的盘,价格又怎么可能便宜?
地段好点的盘,基本都要4万+/平,倒是告诉我,如何能不加杠杆,买到核心区,买到性价比好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