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出发
45*到中山*区
30*到深圳前海
1*内到汕尾
5.5*到宁波
……
这些城际、高铁
值得期待~

近日,南沙*珠海(中山)城际的万顷沙-兴中段(简称南珠中城际西线)启动第二次环评公示。全线47.6公里,设10个车站,各站点具体位置在环评报告中详细公布。
线路预计今年开工,工期5年
未来可实现
中山*区*广州*城区
45*通达

南珠中城际西线途经广州南沙、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北端与广州地铁十八号线起点站万顷沙衔接,经广州市南沙区、中山市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石岐区、东区*兴中站。
线路全长47.6公里,其中桥梁长度4.6公里,隧道长42.85公里,桥梁转地下过渡段长0.15公里,新建车站10座(含预留高架站1座),初期平均站间距5.3公里,远期平均站间距4.8公里。
线路采用市域D型车(兼容湾区新型城际列车),速度目标值160公里每*,与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广花城际贯通运营。工程计划2023年开工建设,计划建设总工期60个月,总投资305.59亿元。建成后,可实现中山*区*广州*城区45*通达的时空目标。
10座车站位置揭晓

南珠中城际西线新建的10座车站分别为:十二涌站、二十涌站、香山站、火炬东站(预留)、火炬站、张家边站、中山站、岐江新城站、石岐站、兴中站。
本次环评公示详细介绍了车站的具体位置。在广州段,线路自万顷沙站接出,转入灵新大道路走行,*灵新大道与红海路交叉口处设十二涌站。之后线路继续沿灵新大道南行,下穿二十涌后逐步向西转*平行于二十涌东南侧走行,*在建南中高速东北侧设二十涌站。出站后线路向西下穿洪奇沥水道,进入中山市。
在中山段,线路在中准道与和信路交叉口东侧设香山站,预留向西延伸*珠海的条件及向东衔接深中城际的条件。其后在世纪大道与东利路交叉口东侧设火炬东站(预留),之后在欧亚路与玉泉路之间由高架转为地下敷设,*世纪大道与港义路交叉口东侧设火炬站。
线路还研究预留两座车站,广州、中山各一座。其中,在南沙十涌南侧设置十涌工作井,在岐江新城总部经济区设置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下阶段进一步研究未来建设成为车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调整:
南沙二十涌设站
中山延伸到市*

工程方案与建设规划方案相比,主要变化在于:广州南沙*中山翠亨新区段局部优化,在南沙二十涌设置车站,中山市区段线路延长,车站增加。全线长度延伸7.7公里,车站数由8座加到10座。

日前,深江铁路洪奇沥水道公铁大桥*桩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新建深江铁路正线全长约116公里。其中,深江铁路洪奇沥水道公铁合建段主桥长度1.41千米,主跨808米,系世界*创公铁合建超短边跨双塔双索面混凝土—钢箱桁混合组合梁斜拉桥新结构体系,也是全线的关键控制工程。
大桥上层为八车道城市快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
途经5个地市,共7座车站

深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5个地市。
深江铁路线路正线从规划的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经深圳市南山、前海、宝安,东莞市虎门镇、长安镇、滨海湾新区,广州市南沙区,中山市民众、港口、石岐、西区、沙溪、横栏等6镇,江门市江海区、新会区,引入深茂铁路江门*茂名段项目在建的江门站。
全线设西丽站(不含)、深圳机场站、东莞滨海湾站、南沙站、中山北站、横栏站、江门站(含)共7座车站。
项目建成后,广东省沿海高铁主通道由此全线拉通,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
届时,广州南沙与深圳前海将实现半*高铁互联互通,深圳与江门可实现1*内通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更加密切。

广汕高铁是广东省*次主导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该线从新建广深铁路新塘站引出*厦深高铁汕尾站,途经广州、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设新塘、增城南、罗浮山、博罗、惠城南、惠东南、深汕和汕尾等车站。
广汕高铁预计年内开通
广州到汕尾缩短*1*内

目前,广汕高铁已完成正线铺轨283.87公里,预计3月底前完成剩余联络线、站线铺轨任务,预计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广汕高铁开通后,广州到汕尾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约2*缩短*1*内。
运营后的广汕高铁
作为甬广高铁的一部分

运营后的广汕高铁作为国家沿海高铁网甬广高铁的一部分,将联通京广、广深、杭深、京港高铁等铁路,进一步织密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络。

来自广东、福建的两则铁路建设信息显示,宁波和广州之间的东南沿海高速铁路大通道获名 “甬广高铁”,由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福厦高铁等部分组成。
据悉,甬广高铁一旦开通,即便按照目前300公里时速运营,广州到宁波全程也仅需5个半*。
据铁路12306APP显示,目前广州到宁波的铁路直达路线只有火车与动车班次,*短用时为8*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