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 1 号线西塱车辆段更新改造项目的招标结果近期公布,这让这条运营了 26 年的老线路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作为广州第一条地铁线,1 号线连接西塱与广州东站,18.5 公里的线路日均承载 80 多万人次客流,沿线串联起荔湾老城、越秀商圈和天河 CBD,早已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此次改造涉及的不只是线路延伸,更有不少关乎实际出行体验的调整。
西塱站的改造是这次项目的核心。目前西塱站为地面站点,相邻的车辆段承担着列车检修维护功能。根据规划,车辆段的检修区域将整体迁移至地下,西塱站也将同步改建为地下站。施工期间采用 "全程不停运" 模式,通过临时轨道导改技术维持线路正常运营,这意味着日常通勤不会受到影响。
站点 "下地" 后,地面腾出的 29.5 公顷土地(约 40 个足球场大小)将按 TOD 模式开发。
目前已明确的是,地面区域将整合住宅、商业和公共配套设施,周边已建成的江楠中心综合体正在招商,保利和悦滨江等住宅项目也已入住,后续开发将进一步完善片区功能。同时西塱作为 1 号线、10 号线、22 号线和广佛线的换乘站,地下化改造后换乘通道将重新规划,减少现有地面换乘的绕行问题。
西塱至坑口段的地面轨道也将改为地下线路。这段线路入地后,地面空间将与坑口旧改片区、白鹅潭 CBD 连成一体开发。按照广州市规划,该区域将建设 "广船 - 广钢 - 西塱 - 花地河" 绿色开放轴线,重点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目前相关片区的道路优化工程已逐步启动。
1 号线南延的必要性早已显现。随着芳村、白鹅潭片区人口增长和广佛同城化推进,西塱站的客流压力持续上升,现有线路规模已难以满足需求。虽然具体延伸线路尚未确定,但从现状来看,南延将主要解决荔湾西南片区的地铁覆盖问题 —— 目前滘口、海龙围等区域需通过公交接驳地铁站,早晚高峰通勤耗时较长。
网友关于南延方向的讨论集中在几个方向:有人建议延伸至佛山平洲对接佛山地铁 11 号线,强化广佛联系;也有人希望覆盖广钢新城等人口密集区;还有提议延伸至番禺万博的方案。不过这些都还处于民间讨论阶段,官方尚未公布具体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22 号线后通段建设已完成 95%,预计今年年底通车,这将进一步提升西塱站的换乘效率。而荔湾首家山姆会员店确定 2025 年底在岭南 V 谷开业,若未来南延段能在周边设站,将方便周边居民购物。
从工程周期来看,项目从规划到开工需 3-5 年时间,最快 2027 年启动建设,2030 年前后有望通车。施工期间面临的新旧线路衔接、周边交通疏导等问题,广州地铁表示将通过精细化管理逐步解决。
对于这条老线路的升级,更多人关心的是实际出行改善:换乘是否更快捷、盲区是否能覆盖、施工会不会添堵。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或许正是此次改造最该聚焦的方向。你觉得 1 号线南延最该解决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