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叠加工作不太稳定,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除了要给自己的需求排个位做取舍,也建议优先选择区域兑现度高和长期规划好的项目。
从项目的加分项和扣分项进行综合分析,再回头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两者到珠城的通勤距离,未来多多少少会影响二手流通,这个维度未来也要考虑到。
番禺亚运城
加分项,是大盘配套+好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商业+4号线地铁+价格契合刚需
不过目前在售的新盘组团离地铁没有那么近,也可以考虑下靠地铁的二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亚运城的配套已经相当成熟,广医二院、省一级学校广铁一中、商业体新华里、亚运城mall等等,所见即所得。
不过要是有学位需求,建议尽量提前规划,这样即使学位预警,也会先录取人户一致的业主。
扣分项,是居住区+普通制造业的产业定位,区域界面不够“高大上”,长线来看价值站不稳
亚运城的产业主要分布在亚运大道,以零件厂、机械厂等比较传统的制造业工厂为主,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加持,未来板块的高收入人群涌入也少,转手也会困难一点。
对于亚运城的评价,有点两极分化,城外的人嘲讽位置偏是乡下,城里的人回击幸福感高你羡慕不来,这个真的很看个人。
此外,亚运城因为个盘体量很大,所以二手流通的压力也很大,未来要是想转手,难免要压价竞争。
黄埔知识城星汇城
加分项,片区产业规划高+镇龙TOD上盖+项目配套不错
知识城的产业规划是国家高度的,且片区面貌想到好,唯姐每次去都觉得好感度很高。
14、21号线双地铁交汇,引入广外知识城实验小学,又有8000㎡商业街加持,是很有吸引力的。
项目已经有部分楼栋交付使用,环境看起来是不错的。
现在的星汇城已经尾货阶段了,它的受众客群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广,在知识城或科学城上班的同时相对便利,但到以越秀、天河北、广州西部方向的,通勤会很痛苦。
扣分项,黄埔未来的旧改是天量的,即使是知识城也不例外,何棠下村旧改+旺村旧改+红卫村旧改,未来冲击很大。
从线人口中得知,就科城新世代(何棠下村旧改转化)这一个盘,针对刚需客群主打小户型,已经做足准备打“攻坚战”,因为他们预估,市场消化完这个体量,得要十年……
未来,黄埔的市场供应是不会少的,要想转手的话,除了和一手新盘竞争,还得和村民回迁房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但单就个盘体量而言,比起亚运城,星汇城在这方面的烦恼会小一点。